心理师说|屈从和盲从,都是没有“自我”的行为
时间:2023-08-03 19:37:52来源:齐鲁壹点

文|树辉


(相关资料图)

什么是一个人的自我?一个人如何才能活出自我?我们今天试着从一些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入手。

首先接受一个事实,人在出生之后是不可能完全、纯粹地活出自我的,因为每个人必须在养育者的精心照料下才能活下来,这个过程一定会体验到“屈从”和“盲从”。

什么是屈从?屈从又是如何产生的?这是每个人在婴儿期都要经历的过程,“我”为了活下来不得不听“你”的话——这可以理解为“原始屈从”。孩子成长到两岁左右时会对爸爸妈妈频繁地说“不”,这时候孩子关注的是有没有一个自己说了算的空间,而父母关注的则是孩子会不会走弯路,他们感觉是为了孩子好,因此在他们看来如果自己说得对,孩子就一定要听。

前几天在直播中一位女士打来电话提到自己遇到的困惑:她的工作搭档被临时借调到了另一个单位,本来搭档把这段时间自己需要做的工作托付给了她,可是领导不知情,把工作安排给了另一个同事。起初她感觉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儿,甚至感觉领导这么做是关心自己,她在和新同事搭档时也挺愉快。可是应了那句话:“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有几个同事“提醒”她不能这么好说话,如果被“欺负”惯了,那以后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经人这么反复提醒,她就开始感觉不舒服了。好巧不巧,她刷手机时不经意看到了一篇和职场霸凌有关的文章,她彻底动摇了,于是问我要不要反击回去,捍卫自己的权利。

她为什么想要反击?是她被领导和同事冒犯了吗?不是,是她已经开始屈从于周围人的声音了。她担心如果不反击,大家都会觉得自己是一个好欺负的人。其实,在没有受到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她最初的做法是妥当的,可是被外界干扰后,她开始怀疑自己,想要屈从于外界的声音。

如果一个人做一件事情的动机不是源于自身的力量,那无论结果是好是坏,他都会感到一种屈辱感。

我们试想一下,如果她在同事的鼓动下去和领导交涉,无非会产生两种结果,一种就是领导感觉她事儿多,把她批评一顿,另一种就是领导把工作重新安排给了她。如果是第一种结果,她会想:“为什么别人都可以为自己争取利益,可是我不行?是不是我像他们说的一样,真的比别人好欺负?”如果是第二种结果,她当时会有点高兴,但事后她很可能也会感到一种屈辱,因为这是别人教给她的,不是她靠自己的能力做到的。

这种现象叫做“双重束缚”。在双重束缚下,我们失去了自己本应有的判断力,总在依靠别人的评价和指引去作决定,这本身就带有一种屈辱感。屈从者至少能感受到自己的委屈和愤怒,可是盲从者只会对自己不满,不会对别人愤怒。

我的一位来访者人近中年,事业有成,结婚八年后才要孩子。他本来以为自己会很爱孩子,可是没想到孩子的哭声对他而言,简直就是一场又一场的噩梦。更可怕的是孩子出生后,在听到孩子哭时他的内心有时竟会产生一个极其邪恶的念头,他想要把孩子掐死。他很害怕,感觉自己出现了心理问题,于是来到了我的咨询室。

在咨询中我们谈到了他的成长经历,起初他认为自己的童年很幸福,他的玩具比其他小朋友多很多。无论他想要什么,他的父母都能满足他。他的父母都做生意,在上世纪90年代家里就有好几处房子,父母一人一辆车。谈着谈着他的“优越感”渐渐消失了,随之而来的是被压抑在内心深处的痛苦。在他的记忆中出现最多的场景是,他被保姆抱着坐在爸爸的车里,爸爸开了好久,到一个地方后换到另一辆车上,妈妈又把他拉到了另一个家里。他们家生意做得很大,在不同的地方开店,父母都很忙,很难聚在一起,在他的记忆中,这样被父母反复接送到不同家里的场景不断闪现。

有了孩子之后,孩子的哭声把他童年时的创伤激活了,他体验到当年那个不断盲从于父母的自己,那个小孩的内心是有多么不甘,有多么愤怒,这种体验使他心生恐惧,让他感觉既真实又陌生。因此他对孩子的哭声充满恐惧和愤怒,他就有了要把孩子掐死的念头,其实他真正想掐死的不是孩子,而是自己内心感受到的恐惧和愤怒。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咨询师和来访者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为他已经习惯于盲从,在咨询中他起初对我说的话深信不疑,可是当意识到自己的盲从之后,他又开始攻击我,不管我说什么都要反驳一下。我们就这样在一起工作了近两年,除了节假日每周都要见一次面,我们的关系经历了多次挑战。终于,他试着重新信任我,但不再盲从,我也不必让他一定认同我的观点。

大多数人小时候都不止一次被父母威胁过:“你再不听话,我就不喜欢你了。”这其实是父母需要孩子屈从或者盲从于自己的一种武器。这种武器的杀伤力极强,有时候简直强到我们无法想象。这种杀伤力是渗透式的,这和你被父母打一顿或者骂一顿完全不一样。

如果一个人小时候反复被父母这样攻击,那他的内心会形成一种因果逻辑:“为什么我的父母不喜欢我?因为我不听话。不是我的父母不好,是我活该,要是我能听话,他们就不会这样了。”很多人在成年后的各种担心就源于此,比如担心自己的想法不被别人认同,担心自己的做法会不被别人喜欢,因为这种担心,他们会不知不觉选择屈从或者盲从于别人。

有句话叫作解铃还须系铃人。你自己是怎么把扣子系上的,就要怎么解开它。既然你是因为担心不被别人喜欢而选择盲从或屈从的,那你就要先从接受自己可能不被别人喜欢开始,把这个扣子一点点解开。

如果一个人在一生中只需要面对一个成长的议题,我想那应该是我们要积极探索如何从屈从和盲从中走出来。如果你感觉活出自我对你而言太遥远,如果你不知道该从何做起,那你可以尝试着先来觉察自己是如何不断屈从于别人,或是盲从于别人的。

走出屈从,你将会看到一个越来越有力量的自己,远离盲从,你将会体验到一种难得的松弛感与自由感。终有一天你会发现,所谓做自己就是敢于走出屈从和盲从。

作者树辉:实战派心理咨询师、树辉心理创办人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标签:

最新
  • 心理师说|屈从和盲从,都是没有“自我”的行为

    文|树辉什么是一个人的自我?一个人如何才能活出自我?我们今天试着从

  • 911 S/T纪念60周年 911 992中最轻的一款 209.4万元人民币起

    为纪念911跑车诞生60周年,保时捷推出了限量版的911S T。这款车将911GT

  • 湖北漂流的地方 湖北漂流排名前十

    1、宜昌九畹溪漂流第一。2、(国家漂流基地)宜昌朝天吼第二。3、英山

  • 鑫苑服务首拓医院服务!

    “从今天起,我们正式进驻医院服务!雄起!”7月20日,鑫苑服务成都分

  • 亮相上海碳中和博览会,佛瑞亚目标2045实现碳中和

    以菠萝叶纤维替代真皮的汽车内饰,你们见过吗?在本次上海碳中和博览会

  • 广州港澳通行证自助签注机办理条件

    省外户籍居民个人旅游签注需要居住证、团队旅游签注不需要居住证。广东

  • ​驻马店市生态环境局西平分局开展乡村养殖户检查工作

    为切实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进一步提高环境监管水平,保护和改善

  • 世界快看:​【普法微课堂】汝南县人民法院:醉酒驾驶拖拉机 小心开到监狱里

    自从刑法规定了醉驾入刑以后,广大公民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大大减少,

  • 乒坛大爆冷!7位世界冠军输球,国乒4大主力败北,张本智和一轮游

    北京时间7月7日凌晨,乒乓球WTT斯洛文尼亚球星赛结束了第二个正赛日的

  • 壳牌调整资本配置方向:重油气轻化工

    在提高股东长期回报的压力下,壳牌首先将重点放在上游油气业务方面。而

  • 泰山区大力发展社区基金,提升社区社会组织服务水平

    通讯员张圆7月6日,泰山区民政局在向阳社区居委会举行向阳社区基金揭牌

  • 国际一流商务中心区!郑州航空港未来城定位公布

    7月7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郑州航空港2023“空中丝路”城市设计暨创

  • 立新能源(001258.SZ):拟与华电设立合资公司投资412.2亿元建设“疆电外送”第三通道新疆方面配套电源项目

    格隆汇7月7日丨立新能源(001258 SZ)公布,公司与华电新能源集团股份有

  • 安利叶酸片孕妇可以吃吗?安利叶酸和普通的叶酸有什么区别?

    安利叶酸片孕妇可以吃吗?安利铁质叶酸片孕妇可以吃的,孕妇在怀孕初

  • 300万买信托还是买银行理财?信托的风险到底有多大?

    300万买信托还是买银行理财?你知道吗?不知道的的小伙伴快跟随小编脚

  • 天天视讯!院士、高校负责人点赞:武汉已成为人才净流入的城市

    院士、高校负责人点赞:武汉已成为人才净流入的城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

  • 旅游
    • 三百斤荔枝拍出四万元高价!东莞大朗举办“荔王”品鉴拍卖会

    • 一句话点评5月MPV:别克GL8和腾势D9上演争夺战

    • 以青春之名 赴文化之约 ——“河南省青年文化月”系列活动综述

    • 泓利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