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承载着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功能。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要推动医疗卫生发展方式转向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服务模式转向更加注重系统连续、管理手段转向更加注重科学化治理,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建设中国特色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新时期新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高度重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发展,强化城乡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显著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持续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负担不断减轻,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
国家卫健委负责人表示,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要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预防为主,坚持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推动医疗卫生发展方式转向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服务模式转向更加注重系统连续、管理手段转向更加注重科学化治理,建设中国特色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业内人士认为,意见的发布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群众对于美好健康生活和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促进建立起更加健全、科学、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明确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发展的目标、方向和举措,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专家表示,眼下,我国医疗体系呈现城乡资源分配不均、区域发展需均衡布局、医疗分级诊疗、医养结合有待开发、信息化技术支撑智慧医疗发展等问题。意见提出一系列要求和举措,着力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改善公共卫生和基层服务等薄弱环节,加强机构管理和分工协作,优化服务提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对于解决群众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满足群众全方位全周期健康需要、促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完善服务体系
国家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围绕人民群众健康需要,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将重点从以下方面进一步
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能力现代化。意见要求,加大人才培养培训力度,扩大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供给,抓住“人才”和“机构”这两个关键点,着力提升服务能力。
加强分工合作,促进分级诊疗,推进体系整合化。意见强调,立足于现有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通过建立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公平有效的分工协作机制,才能在纵向和横向上推进体系整合。纵向上,网格化布局城市医联体,完善连续通畅的双向转诊服务路径,实行县乡一体化和乡村一体化管理,促进“上下结合”。横向上,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落实各级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职责,完善网格化的基层疾病预防控制网络,促进“防治结合”;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支持老年人医疗照护、居家护理等服务,促进“医养结合”;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开展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建设,促进“中西医结合”。
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体验,推进服务优质化。意见提出,加强科学管理,压实责任,推进管理精细化。加强和改进公立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健全管理制度,落实功能定位,实现管理规范化、精细化;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动力,推进治理科学化。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建立健全适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发展的体制机制,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
专家表示,意见的重点思路和任务是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推进医疗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医疗人才队伍建设,扶持社会力量参与医疗卫生事业,提升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持续改善群众就医服务质量和效率,降低就医负担,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高质量的医疗卫生体系。
加强联动改革
对于如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升服务体系治理能力和水平,意见提出要加强联动改革,深化筹资机制、编制人事薪酬和综合监管改革,发挥信息化的重要支撑作用,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高效运行提供保障。
在完善卫生健康筹资机制方面,一是建立稳定的政府投入机制,落实政府对公立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责任。二是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建立分类管理、医院参与、科学确定、动态调整的医疗服务价格机制。三是完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为加强医疗机构间的分工协作提供有效的引导机制。
在深化编制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方面,一是合理制定并落实人员编制标准,建立动态核增机制,推动医疗联合体内编制分别核定、统筹使用,人员统一招聘和管理。二是落实“两个允许”的要求,科学合理确定并动态调整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薪酬水平,落实有关分配激励政策。
在强化综合监管方面,健全多元化综合监管体系,强化对医疗卫生服务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管。建立健全医疗卫生行业行风建设工作体系,维护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依法规范社会办医疗机构执业行为。完善依法联合惩戒体系,加强责任追究和联动问责。
在加强信息化支撑方面,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加强健康医疗大数据共享交换与保障体系建设。建立跨部门、跨机构公共卫生数据共享调度机制和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强化数据安全监测和预警。
如何确保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工作任务的落实落地?意见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强化地方各级党委对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发展的领导责任。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建设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并列入政府工作目标和考核目标,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落实各项任务,因地制宜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国家卫健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制定重点任务分工,建立监测评价机制,并开展试点工作,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推动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落实落地。(依琰)
■目标
●到2025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资源配置和服务均衡性逐步提高,重大疾病防控、救治和应急处置能力明显增强,中西医发展更加协调,有序就医和诊疗体系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到2035年,形成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连续协同、运行高效、富有韧性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可及性和优质服务供给能力明显增强,促进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显著提升。
■任务
●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能力现代化。
●加强分工合作,促进分级诊疗,推进体系整合化。
●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体验,推进服务优质化。
●加强科学管理,压实责任,推进管理精细化。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动力,推进治理科学化。